新移民在加拿大處理財務比在台灣困難,畢竟是在陌生的國度,找工作與升遷又不如台灣,因此更需要完善的財務規劃,確保收支平衡,才不至於匱乏。以下是我的意見,邀請資深移民指正,讓大家受惠。
第一個步驟是分析目前與未來的負擔,編列生活預算,以確保不會透支,例如拿到公民後你是否會撤回台灣,未來孩子是否會升大學,是否買房子,車子,是否常常旅遊,多久後會退休,要買多少的保險等等。這些未來的負擔都要靠儲蓄,若沒有存退休金,孩子的教育基金,就算目前過得去,其實是透支未來需要的錢,避免彈盡援絕,要先弄清楚未來有哪些財務負擔。
新移民的第一個關卡是拿到公民後是否要撤回台灣,有可能會撤回台灣的人,財務規劃更要留下彈性,要遠離長期的財務義務,例如考慮不要買房子,不要買新車,更不要用融資的方式買車,不要存政府的退休基金 RRSP,與子女教育基金 RESP。想當初我們還沒有想清楚會留下來,就因為房租太貴而跑去買房子,還參加 RRSP 還有 RESP,還好因為孩子無法回台灣面對考試升學,最後我們留下來了,否則賣房子要付出佣金與政府稅金,賣車要損失新車折舊,解約lease 要付解約金,把 RRSP 與 RESP 這種長期投資解除可能會有短期投資的損失與手續費,RRSP還會衍生政府稅金,最後撤回台灣之前,先損失一筆錢。
如果你也是要長期生活在加拿大,第一個主要財務負擔就是買房子,買房子要準備自備款,通常是房價的三成,如果你的年收入足夠,加拿大房貸房屋公司 CMHC 還提供高額貸款的信用保險,你有機會只要用房價的5%的自備款。有了自備款再來就是準備房貸,我們當初是先讓銀行根據我們的收入核准我們一個貸款的額度,然後我們才去找房子。銀行通常的核貸標準是根據一般人的還款負擔不超過年收入的三成。
第二個主要財務負擔是準備孩子的教育基金,加拿大的高等教育雖然比美國便宜很多,例如MBA 學費相差超過三倍,但是也是一筆負擔,例如我孩子今年唸大學預計一年要花$15,000,還好政府有提供助學貸款,但視家長的收入而定。另外就是政府補貼的教育基金投資,這最好是從小就開始存教育基金 RESP,才能在17歲的上限,領滿政府的補助款,這個基金的使用必須用在孩子的教育,否則無法提領政府的補貼。
第三個主要財務負擔是退休,加拿大的退休金制度分成三個層次,第一個是每個人都有的 Old Age Security (OAS),老人年金,只要住滿十年,65歲就可以開始領大約一半的額度,住滿20年以上,才能領足額,且可以在加拿大以外的地區領取。目前足額是每個月244元加幣。第二個層次是 Canadian Pension Plan,加拿大退休基金由薪水中扣,雇主按月貢獻相等金額,目前65歲退休可以領到每個月845元。最後第三個層次是 Regestered Retirement Saving Plan (RRSP), 註冊退休金儲蓄,這是個人自存的退休基金。加拿大政府允許每個人的年所得之中的18%,不得超過法定上限($21000 in 2007),可以存到這個人帳號中,等到退休時才要課稅,至於帳號內的錢如何投資,沒有什麼限制,全部由個人決定,以目前平均個人薪資42,000元計算,每個月又可以長出約630元。其實光靠這三項的退休來源,你會有基本的生活。
把前面的未來負擔考慮進來,加上目前的生活開銷,你可以很清楚的知道是不是收支平衡,如果透支,那就要刪減開銷,雖然這是最痛苦的部分,但是只有這樣才能整理出一個兼顧未來負擔的預算,然後徹底執行,否則平常消費隨意的刷卡,甚至到最後連卡債都還不了,光累積的利息就會壓死人,新移民在加拿大開創新天地,錢財更是要謹慎小心。
基於新移民的風險承擔能力比較低,我有下面的一些建議:
- 除非買房子,否則不要負債,就算買房子,貸款越少越好,想想如果失業,儲蓄可以撐多少個月的貸款還款?
- 若有結餘,先還高利率的欠債,例如卡債,再來還房貸,不要去做有風險的投資,更不要拿去消費。
- 有房貸的時候考慮不要存RRSP,新移民不了解美加的投資環境,不如把錢拿去還房貸,省下來的利息錢是不用課稅的,獲利完全沒有風險,而且沒有用到的RRSP額度可以保留。
- 從台灣帶來的錢若存在定存,不如拿去還房貸。然後向銀行申請一個Credit Line,有緊急需要的時候可以隨時提領。
- 若工作沒有前景與發展,考慮跟政府借錢去唸個學位,連全家的生活費都可以借,在學利息由政府付,畢業後才開始還錢,還有稅務上的好處,可以扣抵可稅所得。
- 你的房子累積下來的淨值就是你退休的保障,還光貸款再存 RRSP。
- RESP 要儘早存,沒有其他投資可以由政府保證20%的獲利。
在這裡有一些人專門從事理財規劃的顧問工作,他們的收入來源主要來自介紹你買保險,教育基金,退休基金,證券投資的佣金,他們沒辦法從上面的建議跟你收費,因此你從他們那邊可能聽到不同的建議,也有參考價值,但是要注意立場的利益衝突。
買房子是人生大事,給全家一個安定的住所,對新移民更是一個里程碑,總是希望能早日達成。我注意到一些這方面的問題,希望能提醒剛來的移民,減少錯誤,這次先討論獨立屋的特性。
木造獨立屋是主流,它類似台灣的透天厝,但是不與隔壁的房子相連,這是我們在台灣住習慣鋼筋水泥公寓很陌生的,它有下面幾項特別的顧慮:
1. 木造房子有結構上的缺陷,它比較容易老化後有變形,屋頂漏水,生蛀蟲,地下室漏水等問題。
2. 加拿大寒冷,房子必須要有暖氣,如果暖氣機故障,除了會非常冷,還可能讓水管凍裂,事後房子淹水,因此家中需要有備用的暖氣設備,例如燒木頭的璧爐或電爐。
3. 房子的絕緣要好,牆壁的密閉材料,窗戶都需要能隔熱,否則冬天取暖的費用會讓你破產。
4. 因為有前後院,需要有庭園景觀,夏天要剪草,秋天要掃落葉,冬天要鏟雪,這些都需要另外投資,學習技術與使用設備。
5. 家電要包括微波爐,洗碗機,冰箱之外的冰櫃,洗衣機,與烘乾機等,同時要有為它們預留的空間。
6. 房子除了客廳之外,另外還要一個專門給家人使用的客廳,稱做家族室,同樣如果還能在餐廳之外,有另外的宴客廳更好。
7. 主臥室的衣櫥最好是那種能走進去的 Walk-in Closet。
8. 很多房子的地下室都有裝修,設置成娛樂室,這是增加生活空間又不增加房屋稅與增建費用的好方法。
9. 房子要保值,廚房與浴室需要跟得上時代,否則出售的時候會有不良影響。
以上每一點都需要一些討論,我只能提綱挈領的帶過,你如果有一個溝通順暢的不動產經紀,她可以讓你更深入的了解。同時買房子的時候更需要這位經紀幫你注意房子的狀況,當出價給對方,她還會提醒你要如何設定條件,通常要視貸款與房子檢驗的結果。
有院子的獨立屋固然讓台灣來的我們很心動,可能你也一輩子沒住過有前後院的房子,但是美麗的外表後面有前面需要顧慮的事項,千萬不要沒有專業的引導,否則容易有閃失,一但要修房子,這裡的人工費用非常昂貴,不像在台灣,你可以隨手找人來修,若要省錢,你只能買材料,自己動手,這又是很累人的。
新移民買房子第一個念頭可能是轉租為買,拿省下的房租去付利息,就可以向銀行借錢買房子,例如一個月的房租1400元,一年就是16800,這拿去付貸款利息,以6%計算,就可以借到28萬元,再加上自備款,應該就可以買房子。這種簡單的算法其實並不正確,因為不是省下來的每一元房租都可以用在利息支出,買了房子之後,會多出一些開銷,還要扣除這些費用才能拿去付利息。
買房子之後,你需要自行負擔原本是房東在負責的房產稅,水電瓦斯費,還有維修房子等費用,所以要先扣除。我用下面的條件計算每個月的開銷如下,用公寓 Condo 25 萬,獨立屋 Detached House 房價35萬去計算,如果你要買更好的房子這些費用都要相對提高:
Costs of Ownership | Condo | House |
Condo Fees | $550 | |
Property Taxes | $200 | $250 |
Gas | $110 | |
Water | $28 | |
Hydro | $70 | $70 |
Repairs & Maintenance | $42 | $268 |
$862 | $726 |
註:
1. 表列費用之中的維護與修繕費用常為人所疏忽。
2. 買公寓需要付Condo Fees,但是常常已經包含暖氣,水費,與維修費,看起來高,其實與House 相比並不高太多,更何況Condo 常常都有健身房等公共設施可以享用。
3. 其實我發現還少算了產險費,一個月大概50元。
從這個表的計算可見,不論買公寓或是獨立屋,每個月省下的房租還要支出700 到 900元的費用,剩下來的錢才能拿去付貸款利息,能負擔多少貸款則由利率決定。我用6%利率計算,如果以每個月1450元的房租,拿去買公寓 Condo,可以負擔的起將近12萬的貸款,買獨立屋,則可提升到15萬,但是如果原來的房租是1000元,那可負擔的貸款就少很多。
可負擔房貸 | ||
房租 | Condo | House |
$1,450 | $117,667 | $152,722 |
$1,400 | $107,667 | $142,722 |
$1,350 | $97,667 | $132,722 |
$1,300 | $87,667 | $122,722 |
$1,250 | $77,667 | $112,722 |
$1,200 | $67,667 | $102,722 |
$1,150 | $57,667 | $92,722 |
$1,100 | $47,667 | $82,722 |
$1,050 | $37,667 | $72,722 |
$1,000 | $27,667 | $62,722 |
我想很清楚的結論是:
1. 省下來的房租所能負擔的貸款並不足以購屋,你還要另外籌措資金。如果利率比較低,例如4%,可負擔貸款就可以提高50%左右,會好很多。這也就是為什麼前幾年很多租房子的人都跑去買房子,因為當時利率水準很低,現在轉租為買的人就少很多,因為房價與利率都漲了。
2. 其實租房子並沒有很不划算,因為買房子,用省下來的租金之外,你還要用到部分自有的資金,這些錢原本是可以生利息或產生投資所得,買房子後等於投資到房地產,既然是投資,你就要考慮投資報酬與風險,例如自己在加拿大是否已經有經濟基礎可以承擔這些財務風險呢?
我想最後的考量是,新移民通常都從台灣帶錢過來,不少人可以直接買房子,不需要考慮轉租為買,但是前面這些計算還是有意義的,因為不買房子就需要租房子,例如一間房子雖然要價50萬元,其實你可以把它的價錢想成35萬,因為扣掉的15萬是你本來要花掉的房租可以去付利息借來的,這就好像有人在幫你還錢給銀行,你可以忽略,剩下的35萬才是你真正投資到這房子的錢,是比50萬少很多,但是否划算還不一定。
因為這35萬的來源有兩部分,它們是銀行貸款與自有資金,各有成本,貸款要收利息,自有資金則有預計利得的機會成本,你的總成本是兩項的總合,收益則是房地產的未來增值,最後當然就看收益是否大於成本。
就算這35萬元之中的20萬來自銀行,15萬是自有資金,如果銀行利率6%,自有資金要產生15%的收益,也就是說一年要有200,000 x 6% + 150,000 x 15% = 34,500 的淨增值,你的投資才算划算,那也就是說,你投資的這個50萬房產一年至少要有7%的增值,是否值得,還要看你投資的標的與地區而定了。
我記得過去五年,加拿大每年超過7%增值的地方都在西岸與平原石油區,有些還是以倍數計算,相對的,多倫多每年只有6.5%左右,雖然少很多,但也是不錯了。
最後,希望更有經驗的人也能給一些建議。